“绣娘”艾尔代尼才次克:巧手绣出致富路 匠心传承非遗韵
发布时间:2025/02/21 来源:和硕零距离 [打印]
根绣花针,绣出民族团结情;一双巧手,铺就乡村振兴路。
在和硕县,有一位名叫艾尔代尼才次克的蒙古族姑娘,她怀揣着对民族服饰设计制作的热爱,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民族特色手工刺绣的传承与创新道路上,带领乡亲们用指尖技艺绘就幸福生活。
2012年,从重庆文理学院毕业的艾尔代尼才次克,毅然选择回到家乡,投身于民族特色手工刺绣、传统服饰非遗传承事业。她还成立了祖拉民族服饰专业合作社,将民族特色手工刺绣、传统服饰推向了产业化发展道路。经过十年的努力,合作社现已形成“培训+设计”“加工+销售+管理”的完整产业链,主要经营文化旅游产品、手工刺绣、民族服饰设计加工与销售。
为不断提升自身技艺,艾尔代尼才次克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学习,她先后被有关部门选派到北京服装学院、上海大学、苏州工艺美院、江南大学等高等院校进修,并赴青海、贵州、云南、江苏等地参加非遗(刺绣)助力乡村振兴带头人研修班深造。她还组织非遗爱好者到各地参观学习和相互交流,开阔眼界,取长补短。通过多年不懈努力,她的技艺在传承中持续改进,技能在锤炼中不断提升,合作社也在创新中茁壮成长。
2023年,艾尔代尼才次克先后获得自治区级乡村工匠名师、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带头人、最美巾帼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,并在自治区妇联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二等奖。2024年,她再次荣获自治区“石榴花”巾帼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。合作社打造的“马兰魂”“石榴籽”等弘扬马兰精神和民族团结正能量的刺绣文创产品,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,产品远销广东、四川等地。2024年,合作社销售产品9000件,销售额达80余万元,纯盈利50余万元,为24名社员分红40万元。在把合作社做大做强的同时,艾尔代尼才次克不忘回报社会。她积极参与各类活动,利用多种形式提供就业岗位。目前,合作社已有24名“绣娘”,2024年合作社社员人均年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。合作社还先后投资200多万元打造非遗工坊研学基地,让更多的农村群众了解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同时,她着重在民族服饰裁剪加工、手工刺绣、工艺品制作技能上对广大农村群众开展专业培训,目前已举办培训班200余场次,培训人员1200余人,通过参加培训后自主创业人员500余人。展望未来,艾尔代尼才次克表示,她将继续发挥好乡村工匠名师的传承促进作用,将传统刺绣技艺与现代工艺技术相结合,创新制作出更具地域特色和弘扬民族团结正能量的文创刺绣产品,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,让民族特色手工刺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。
来源:巴音郭楞日报
关联稿件: